规范制服着装树立队伍良好形象
多年来,基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队伍对统一制服着装的愿望强烈、呼声很高。随着《综合行政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管理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出台,这一愿望终于成真。
笔者认为,此次从国家层面发文规范执法服装,正契合了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的需要,也是打造生态环保铁军的现实需求。因此,应把此次综合行政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管理,当成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队伍标准化、规范化、正规化建设的新起点新机遇,秉持外树形象、内强素质的理念,从严从紧抓好执法队员制服着装和个人仪表,确保每名执法队员都是一个展示生态环保队伍形象的窗口。
《办法》对执法制服的款式颜色、标志规格、配发周期等内容做出了规定。接下来,配套的具体管理要求还有待相关部门尽快完善,比如不得披衣、敞怀、挽袖、卷裤腿,不得系扎围巾,不得染彩发戴首饰等。这些管理要求越细致,队伍制服着装才会越规范。
笔者建议,参考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着装管理规定》,尽快制定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制服着装管理相关规定。由于每个领域执法内容和对象有所不同,起草规定时,建议充分考虑环境执法的特殊性。比如,执法队员在检查污染防治设施时,需要爬高上低,如果仍要求带大檐帽,就可能增大安全风险,规定应适当兼顾和把握执法现场因时因地制宜的灵活性。
执法队员整齐划一地穿着制服,无疑将为执法队伍形象加分,增强执法震慑力。对此,建议建立和完善制服着装督察机制。一方面,单位内部定期组织制服着装检查,及时自查自纠。不仅检查着装是否正确,是否按照规定缀钉,佩戴胸徽、帽徽、领花等标志,是否混戴制服标志等,还要查看是否佩戴、系挂与执行公务无关的标志、物品,或者存在与执法人员身份不符的打扮,如女同志染彩发染指甲,男同志留大鬓角、蓄胡须等。另一方面,加强制服着装及仪表监督检查,将检查结果与执法大练兵活动结合起来。采取不定时不定点随机抽查,发现制服着装不规范、个人仪表与身份不相符的,要通报批评,立行立改,力促广大执法队员制服着装更规范,仪表装束更得体。
规范制服着装,需要制度上的管理与约束,更重要的是个人内心的认同和珍视。建议对所有执法队员适时开展制服着装的光荣感教育,不仅让大家了解制服着装相关管理要求,而且要从感情上真心喜欢穿制服,引导大家把对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热爱从按照规定穿着制服开始。作为执法队员,要感到神圣和自豪,通过制服着装熏染,加强自省自律和自我激励,为治污攻坚做出更大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