航空公司的企业形象,在于空姐的一身裙装吗?
据11月3日《中国交通报》报道,记者对各大航空公司乘务员的着装管理制度进行调查发现,不久前引发微博热议的“海航空姐深夜被冻瑟瑟发抖”的问题并非偶然,航空公司普遍认为空姐的形象是企业的“门面”,在服装的美观和统一上都需要严格的要求,牺牲“穿衣自由”甚至舒适度因此成了空乘们普遍的无奈。
笔者不禁想问,偌大的航空公司,为何要靠员工的一身裙装来撑起自己的企业形象?
航空公司有重视企业形象的意识,无疑是值得肯定的,将员工着装与企业文化关联起来的观念也不难理解。一方面,乘务员的服务是旅客与航空公司接触最直接和普遍的方式,优雅得体的着装能够提升女性的形象气质,也是表达对旅客尊敬和重视的一种社交符号;另一方面,统一的职业装能够提醒员工及时融入工作状态,同时也是在预防员工在穿衣打扮上不必要的分心,无形之中督促员工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服务当中去。
只是,亮丽的服装只是锦上添花,企业可以追求统一和美观的着装,但不能本末倒置,让服务工作为穿着“让路”。空姐们在长年累月地在飞机狭窄的通道间,为了旅客的需求而往来奔波,高跟鞋和职业裙装不仅限制了她们的动作,也很容易加剧她们生理上的疲惫。为了美观而牺牲着装的舒适,降低了员工对工作满意度,更伤害了她们提供服务的积极性。像照片中那位海航的空姐一般,穿着单薄的制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,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都得不到保障,又何谈为旅客提供舒心的服务呢?除此之外,在很多反映空难的影视作品中,不乏空乘甩掉高跟鞋处理应急安全事故的桥段,可见,航空公司为了维护形象而要求的着装,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安全隐患。
说到底,统一着装是手段,而非目的,妨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,于员工和企业而言都是得不偿失。服务行业,能够打动顾客的,永远是服务的态度和质量。在提升服务上“加把劲”,才是支撑起企业形象的根本之道。在笔者看来,航空公司对空乘着装的要求仍然可以保留,只是服装的款式应更多着眼于日常工作的需求,在满足基本舒适度的同时,更要将安全化和功能化的理念融入设计中去,在日常中展现企业的人文关怀,凝聚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,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。
总之,航空公司的整体形象与员工的个人诉求不是一场“零和博弈”,而是一种互利共赢, 公司管理者们倘若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空乘人员的工作状态,为她们的工作提供更良好的环境,自然会对员工的精神状态产生积极的作用。工作热情高涨了,服务质量提升了,旅客也才真的会为航空公司的企业形象“买账”。